来了,来了,2020年的第一部警匪片来了。
瞧瞧《除暴》的营销,再看看隔壁《海不扬波》的宣传(2020年第一部犯罪片),可见2020年的观众有多不容易:
十分困难熬到年尾,想看一部劲爆点的电影,然后酣畅淋漓地走出电影院,怎么就这么难呢?
《除暴》的无趣,让人不能不把眼光望向了王千源和吴彦祖那怎么打也打不掉的浴巾上。
而整部电影,就像被盖上了一层厚浴巾,浴巾之下的童言无忌,怎么也露不出来。
你想着,再打会,再打会就能看到了……然后电影结束。
浴巾这么厚,我们想看的东西,几时才能看到呢?
01
《除暴》上映首周末累计票房突破2亿,观影总人次突破540万,并连续三日获得单日票房冠军。
然而豆瓣评分只有6.5分。
可见观众对国产犯罪类型片有多饥渴。
似乎只要故事说得通,打斗够精彩,观众就愿意买票进电影院。
但是,面对王千源+吴彦祖,以及一众纯正的港片班底,这样的成片效果,似乎并不如意。
本片的故事原型是上世纪90年代湘鄂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
该案背后的犯罪团伙作案时间长达8年,酿成的人员伤亡近50起,其中28人死亡,造成财产损失高达536万钱。
《除暴》中,吴彦祖饰演的张隼,其人物原型即是这一震惊全国的犯罪团伙首犯——张君。
犯案八年间,他纵横多个省市犯下滔天罪行,却屡屡逃脱。
在侦察科技尚不成熟,又并非处处装有天眼的90年代,想要抓住这样一个罪犯,对警方来说是一件艰苦卓绝的长期战斗。
这也意味着,想要在两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内展现长达八年的猫鼠游戏,绝非易事。
为了展现警方与张君斗智斗勇时的势均力敌,导演刘浩良将影片结构设置为经典的“双雄”模式。
然而,影片从这一设定开始,就被彻底撕成了两半。
明明说好了要做彼此的天使,结果,吴彦祖饰演的张隼负责犯罪,王千源饰演的钟诚负责刑侦,俩人各自领着自己的戏份背道而驰劳燕分飞。
影片开场便是一场迅猛高效的打劫戏码。
整体节奏都让人梦回从前那些癫狂的老港片,加之吴彦祖许久不见的反派面孔,一场精彩的犯罪故事似乎开了个好头。
接着,王千源上场。
有条不紊地破案、扑空,再追踪,再扑空。
中间穿插着国产刑侦剧常见的警方团队配置,几位男干警和一名女干警,几个人严肃活泼地围绕在队长王千源身旁,时而插科打诨,时而慷慨激昂地发誓:“绝对不让他们拿到一分钱!”
中秋节还不忘给家里打电话以展现公安干警生活中的一面。
《除暴》仿佛自带换台功能,一会看看紧张刺激的犯罪类型片,看累了?好,给你换台,看看90年代国内侦缉队的日常。
这么说并非贬低国产刑侦剧。
相反,导演实在把警方破案的过程拍得乏善可陈,放在优秀的刑侦剧中也是无甚用处的“废料”。
而王千源也彻底沦为工具人,他饰演的警察钟诚更是从名字到性格到行为,都透露着一股浓浓的说教意味。
这对于一部双雄模式的电影来说,无异于自废左臂。
很显然,本片情节和人物设置均借鉴了好莱坞经典警匪片《盗火线》。
王千源的角色与阿尔·帕西诺饰演的洛杉矶重案组探长角色相似。
然而,各拎出一场功能相同的戏份,便知《除暴》在人物塑造上的败笔之处。
身为队长/探长,发生罪案后如何安抚受害者及其家属,是为人物的点睛之笔。
《盗火线》中,死者母亲哭着闯进封锁区,帕西诺先是责备手下怎么能泄露死者消息,接着快步上前,一把将死者母亲死死揽在怀里,不让其靠近案发现场半步。
但同时单手顺势抚住死者母亲的头,任其瘫在自己的肩膀上放声大哭。
没有任何台词,神性与人性于无声中尽情迸发。
反观《除暴》,群众因自己的血汗钱被抢而聚众闹事,在鸣枪示警后,王千源开始了一番说教:
别人抢你们的钱,你们就要抢别人吗?……请相信我们警察,必然会给你们一个交代!
该场景结束。
这样“无用”的场景频繁出现,导致警方这条线索然无味,彻底沦为某种宣传符号。
02
《除暴》除了在情节上与《盗火线》千篇一律外,还频繁致敬《喋血双雄》。
导演诲人不倦地展现王千源和吴彦祖在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顿悟,大量运用平行蒙太奇来展现警匪双方的某种默契。
但这种呈现方式却扰乱了影片的主题表达。
《喋血双雄》最大的特点就是警匪相惜。
吴宇森用极度浪漫化的镜头将他心中的兄弟情谊挥洒到极致,以至于整部电影的风格如梦似幻,正邪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心的联结,重要的是红尘中得一知己足矣。
所以最后警匪联起手来杀敌,反抗这个冷血的、金钱至上的、他们都不再适应的江湖。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正经警匪片,分明就是一部现代武侠片。
它的表达诉求与《除暴》有着本质区别。
《喋血双雄》中,李修贤饰演的警察也对周润发饰演的杀手放过类似的狠话,但导演意在强调两人相同的性格属性——
都是极认真、极固执、对认定的事物咬死不放,从而加深正邪难辨的同病相怜之感。
《除暴》,望文生义,铲除暴徒。
片中王千源饰演的刑警从头至尾都对吴彦祖恨得怒目切齿,其宣言是“咬死不放”。
一旦将代表正义的一方上升到某种集体性质时,代表匪的一方必然要矮下去。
同理,一旦试图提炼出“吊民伐罪”这样的主题,就很难再谈什么同病相怜。
既然本片上演的是邪不压正的戏码,王千源注定要做高屋建瓴的胜利者,又何必加入大段毫无意义的抒情镜头?
其实,时至今日,我们不必然非要从一个香港班底的作品中看到所谓的“港味”还魂。那些冗余的“致敬”大可不必。
有人说,《除暴》在动作场面上的生猛令人想起另一部港产片《省港旗兵》。但《除暴》空有《喋血双雄》和《省港旗兵》的皮囊,却无法触及精髓。
原因之一是导演并未能统一全片风格,究竟是将这段警匪故事浪漫化,还是走写实犯罪的道路。
而上述两部港产片,正是华语警匪片中两种不同风格的代表作。
以吴宇森为代表的港产黑帮片紧扣一个“情”字。
实际上,当我们回望那些如今被奉为圭臬的影片,如《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等,会发现这些影片在逻辑层面同样摧枯拉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