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的电影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先是呼声最高的《姜子牙》在上映后口碑一向走低,反倒是励志体育题材的《夺冠》厚积薄发。
要说最大的赢家,非《我和我的家乡》莫属,每一个经典的桥段至今都记忆犹新。
例如黄渤那个贵州口音的“UOF”,沈腾的俄罗斯话,但要评出最出彩的故事,无疑是老戏骨范伟饰演的那个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师。
据说看过这个桥段的观众,最后的被范伟的演技给打动,影片中那个憨厚老实却十分敬业认真的老师是很多人的回忆,也为范伟的演技所折服。
事实上,范伟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个十分忠厚老实的人。
老实本分的范伟,用真诚打动了娇妻
范伟做人很实在,26岁时朋友给他先容了一个漂亮姑娘,因而他找了个饭馆,点了一桌好菜,可姑娘一口没动。
眼见着这第3次相亲又要失败,姑娘没看上自己,范伟也觉得无所谓了,因而松了松裤腰带,把点的菜全吃了。相亲可以失败,但是菜绝对不行浪费。
这个行为顿时逗笑了姑娘,认为他还挺有趣的,因而就答应了第二次见面。后来还凭着这份老实本分拿下了姑娘的父母。
与此同时,范伟还在跟着赵本山到处演出,赵本山能拿到42万的报酬,可是只给范伟7000。范伟是实在,但也不傻。
姑娘跟他说,我一向觉得你演的很好,咱要不要试试自己演主角呢?
离开了赵本山,范伟在其他领域发展的也很好
2004年,范伟为了孩子的未来,在想了很久今后,和妻子决定举家搬到北京。
当告诉赵本山这个工作今后,赵本山显然有点不开心,北京和东北还是点距离的,两人今后的合作必然要减少许多,但是此时的赵本山还算有情有义,把范伟推荐到了朋友那里。
到了北京今后,范伟结识了京圈的著名导演冯小刚,接连出演了几部电影,也获得了不少的好评,而赵本山这边也一向找他合作小品。
可是自从高秀敏去世今后,赵本山和范伟之间似乎少了一个媒介,赵本山把范伟心思都放在电影上了,而范伟觉得赵本山越来越不器重他了。
后来范伟因为和赵本山的矛盾越来越大,因而离开他自己发展,演了不少角色。这些角色或多或少都有点范伟的影子。
影片中的范伟和现实中的自己没有差别
在《我和我的家乡》里,范伟出演了徐峥拍摄的《最后一课》篇章,饰演的角色“老范”邻近退休得了老年痴呆,记忆停在了20年前的下乡支教,只当时有个心结没解开。
老范的儿子为了帮父亲解开心结,自动联系了父亲支教的村子,大家为了报答老范的教导之恩,合力还原了20年前的最后一堂课的场景。
为了尽可能的还原,大家拆了厂房改成破陋的教室,找来水龙头模拟下雨,让村里的小孩假扮成当年的学生。
一切准备就绪,老范来到了这间“熟悉”的教室,神志不清的他却清楚地记得每一名学生。可是突然,教室里手机铃声响了。
20年前还没有手机,这一会儿就露馅了。老范拿起班长姜小峰画的那副画,突然发现是水彩画,并不是当年的黑白画,老范的记忆一会儿错乱了。
他走出教室,沿着一条条熟悉又陌生的小路,按着记忆往前走。原来泥泞积水的小路,现在都成了水泥路,他当年帮姜小峰取颜料的路上还滑倒过,颜料都被水冲化了。
老范突然想到,自己这次就是来给姜小峰送颜料的啊,小峰画了梦想中的学校,红色的房顶,蓝色的墙,就是因为缺颜料所以上不了颜色。
不知不觉中,老范走到了当年学校的地方,那间漏雨的小破屋,20年后已经盖成了三层楼的学校,教室里透着彩色的光,红色的屋顶蓝色的墙,和姜小峰画里一样,老范终于把心结打开了。
“老范”这个任劳任怨的形象,和范伟真是有几分相似,戏里有个情节需要他在雨里奔跑,前后不到1分钟,58岁的范伟却整整拍了4天,特别敬业。
导演徐峥也怕范伟在雨里冻感冒,多次询问他要不要休息,甚至建议他在衣服里裹上保鲜膜,可是他依旧坚持下来了,才有了电影里这1分钟的精彩呈现。
这是几个篇章里院长最感动的一篇,用小人物、小故事去展现家乡的大发展、大变化,范伟的演技,也是“影帝”级别的,精准地拿捏了每个细节。
那么问题来了,你认为范伟当初离开赵本山,是个明智的选择吗?